【会诊通知】3月14-16日特邀北京专家刘双臣主任来我院联合会诊

   步入职场的 90 后、00 后,抑郁症的阴霾也悄然笼罩。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在年轻职场人群体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年轻人,开始寻求各种方式来对抗病魔,医院就诊、心理辅导机构咨询等成为他们的选择。

  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 “抑郁症治疗”,各种方法映入眼帘,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如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还有各类心理治疗方法,像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甚至一些新兴的辅助疗法,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也纷纷涌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真的有效吗?抑郁症患者可以自行买药服用吗?又什么是心理治疗,它能彻底治愈抑郁症吗?

  我院特邀北京回龙观医院刘双臣主任

 

 

  Tip

  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类药物,通过调节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发挥作用。常见的神经递质如 5 -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在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这些神经递质的平衡往往被打破,抗抑郁药物能够增加或调节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基于心理学原理,通过专业心理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帮助患者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模式,改变负面认知和不良行为习惯,以达到缓解和治愈心理疾病的目的。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多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策略。

  01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有作用吗?

  抗抑郁药物对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有显著作用的。它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睡眠障碍等。以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例,它通过阻止神经细胞对 5 - 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 5 - 羟色胺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心理动力和对生活的兴趣。

  02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抗抑郁药物虽然能缓解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抑郁症产生的心理根源问题。很多患者在停药后,症状可能会复发。而且,抗抑郁药物对于不同个体的疗效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反应不佳,需要尝试多种药物或联合用药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03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安全吗?

  药物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便秘、头晕、嗜睡、性功能障碍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下降。例如,性功能障碍是一些抗抑郁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这对于年轻患者来说,可能会对其生活和心理造成较大的困扰。

  药物依赖与戒断反应: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当患者尝试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戒断反应的症状包括焦虑、失眠、头痛、恶心、情绪波动等,这些症状可能会使患者误以为抑郁症复发,从而影响停药的顺利进行。

  对身体其他系统的潜在影响: 虽然目前研究尚未完全明确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对身体其他系统的长期影响,但已有一些研究提示,长期使用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与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一定关联。不过,这些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04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有作用吗?

  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例,它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抑郁症患者常常存在过度自责、灾难化思维等认知偏差,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与患者一起分析这些思维模式的不合理性,并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应对策略,从而缓解抑郁症状。人际心理治疗则聚焦于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人际冲突,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有显著效果。

  05不能快速见效

  心理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与抗抑郁药物相比,它的起效相对较慢。因为心理治疗是一个帮助患者深入理解自己、改变长期形成的心理模式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患者与治疗师建立信任关系,逐步探索和解决内心的问题,所以无法像药物那样迅速缓解症状。而且,心理治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的配合程度和自我探索的意愿,如果患者缺乏积极主动性,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06心理治疗能彻底治愈抑郁症吗?

  对于部分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有可能实现彻底治愈。尤其是对于那些由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症状相对较轻的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改变心理认知和行为模式,建立起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有效机制,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然而,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存在明显生物学因素的抑郁症患者,单纯的心理治疗可能难以完全治愈,往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

  而且,即使是心理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也需要在治疗结束后保持一定的自我觉察和心理调适,以防止抑郁症的复发。

脑康专家团队
  • 张士梅主任医师

    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学科带头人

    中西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癔症等;对青少年情感、家庭教育心理,网瘾、酒瘾戒断心理疏导都有丰富经验。

  • 张艳萍特聘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特约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睡眠障碍诊断、治疗及康复指导;神经症的诊断治疗;各类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自杀意向的心理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

  • 田运华特聘专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精神疾病,老年精神疾病的治疗。

  • 费书华特聘专家

    原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医生 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特邀专家 北京理工大学精神科主任

    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焦虑等精神疑难疾病,尤其擅长精神障碍治疗。

  • 韩永华特聘专家

    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 中国精神卫生康复学会秘书长

    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恐惧症、躁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任杰特聘专家

    原北京安定医院医务科主任 北京安康医院精神科专家 曾任北京市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组聘请专家

    顽固性失眠、重度抑郁、难治性精神分裂,药物依赖、酒精依赖等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

  • 刘建成特聘专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院长

    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躁狂症、强迫症,心理障碍。